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上海)(秋考)(解析卷)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上海)(秋考)(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上海)(秋考)(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21年上海市夏季高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满分54分,第1~6题每题4分,第7~12题每题5分)1.已知:=1+i,32=2+3i(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1+2=【思路分析】复数实部和虚部分别相加【解析】:31+22=3+41【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加法运算,属于基础题,2、已知A={x2x≤1,B={-1,0,1},则A1B=【思路分析】求出集合A,再求出A∩B【解折】:4=钟x≤-≤分。所以AIB={-1,0}【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3、若x2+y2-2x-4y=0,则圆心坐标为【思路分析】将圆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直接读取圆心坐标【解析】:x2+y2-2x-4y=0可以化为(x-12+(y-2)2=5所以圆心为(1,2)【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方程,属于基础题u Lm4、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则AB·AC=【思路分析】利用向量投影转化到边上,wa wn wop【解析】方法一:AB·AC=AB=9方法二:由已知带3,光上35,<光,出、uL41则地.把=3x3W2×5≥9【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正方形的几何性质;基础题;5、已知f(x)=二+2,则f(1)=【思路分析】利用反函数定义求解【解析】由题意,得原函数的定义域为:(-0,0)U(0,+∞),结合反函数的定义,得1=3+2,解得x=-3,所以,f-()=-3:【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函数的定义的应用,属于基础题,6.已知二项式(x+a°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80,则a=【思路分析】利用二项式展开式通项公式求解【解析】T,1=Cja'x-→r=3,Ca2=80,a=2【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二项式定理的通项公式、组合数公式与指数G3-1)x幂运算;基础题。第1页|共12页x≤37、已知{2x-y-220,目标函数z=x-y,则z的最大值为3x+y-820【思路分析】作出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根据的几何意义求最值【解析】如图,可行域的三个顶点为:(3,4)、(2,2),(3,-1),结合直线方程与z的几何意义,得x=3,y=-1,则:最大值=4:当x=3,y=-l,2mx=4【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的规范、准确作图与直线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与数形结合思想;8、已知无穷递缩等比数列a1=3,bn=am,{an}的各项和为9,则数列{bn}的各项和为【思路分析】利用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建立方程求出公比,再得到b,通项公式,根据特点求和【解析1S=4=3=9→q=召1-1-q312=86=4,4×g-=3x→4=29b=号80459【归纳总结】本题考查了数列的基本问题:等比数列与无穷递缩等比数列的各项和的概念与公式;同时考查了学生的数学阅读与计算能力。9、在圆柱底面半径为1,高为2,AB为上底底面的直径,点C是下底底面圆弧上的一个动点,点C绕着下底底面旋转一周,则△ABC面积的范围【思路分析】注意几何题设与几何性质选择求△4BC面积的的方法:【解析】由题意,当点C在下底底面圆弧上的运动时,△ABC的底边AB=2,所以,△ABC面积的取值与高CO,相关;!当C01AC,时,C,O,最大为:C,O,=V2+22=√5,△4BC面积的最大值为:2×2×5=5:当AB⊥BC时,C,O最小为:BC=2,△ABC面积的最大值为:二×2×2=2;所以,△ABC面积的取值范围为:[2,V5们:【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几何性质,简单的数学建模(选择求三角缅积的方案),等价转化思想。10.甲、乙两人在花博会的AB、C、D不同展馆中各选2个去参观,则两人选择中恰有一个馆相同的概率为【思路分析】注意"阅读,理解”,等价为“两个”排列组合题;【解析】由题意A、B、C、D四个不同的场馆,每人可选择的参观方法有:C种,则甲、乙两个人每人选2个场馆的参观方法有:C子·C种:由此,甲、乙两人恰好参观同一个场馆的参观方法有:CC·C种:(或等价方法1:甲、乙两人恰好参观同一个场馆的参观方法有:C·P种)第2页|共12页(或等价方法2【补集法】:甲、乙两人参观两个不同一个场馆的参观方法有:CC种:甲、乙两人参观两个相同场馆的参观方法有:C种;所以,甲、乙两人恰好参观同一个场馆的参观方法有:1-C?·C子-C种):所以,甲乙两人恰好参观同一个场馆的概率为:p=C÷:CS-头_2ΓCCg363【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数学阅读理解”,然后将古典概型问题等价转化为:两个排列、组合题解之;有点“区分度”:11、已知抛物线y2=2x(p>0),若第一象限的点A、B在抛物线上,抛物线焦点为F,AF=2,BF=4,AB=3,则直线AB的斜率为【思路分析】注意理解与应用抛物线的定义以及直线斜率公式的特征:【解析】方法一:如图,设A(x1,片),B(x2,y2),再由抛物线的定义结合B(XBYE)题设得4Fx+号=2,1BF卡飞+号=4,则,-x=2,2A(AA又AB作Vx2-x+032-)》2=3,解得为2-片=V5,则直线AB的斜率为:-上=52-x2方法二:过A、B分别向准线引垂线,垂足为A1、B,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P,由抛物线定义,得AA=2,BB=4,AH⊥BB于H,则BN=BB,-HB=BB-AA,=2,又由已知AB=3,则|AH=√5,结合平面几何中,"内错角相等”,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an∠BPF=tan∠ABH=5方法三:结合本题是填充题的特点,数形结合并利用”二级结论”,弦长公式V1+k2|x2-x上3,即+F×2=3,解得k=±5结合题设与图像k>0,所以k=5【归纳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属于解析几何的基本计算,甚至都不需要利用几何关系。定义、弦长、斜率都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与公式;而用好抛物线的定义、数形结合与平面几何的性质,则可减少计算量;考查了学生直观想象核心素养,通过几何意义容易求出斜率来;12.已知a,∈N(i=1,2,9),且对任意k∈N(2≤k≤8)都有ak=ak-1+1或ak=ak+1-1中有且仅有一个成立,a1=6,4,=9,则a1+…+4,的最小值为【思路分析】注意阅读与等价转化题设中的递推关系;【答案】31:【解析】方法一:由题设,知:4≥1;a2=41+1或a2=a3-1中恰有一个成立;a3=42+1或a3=a4-1中恰有一个成立;ag=a,+1或ag=a,-1中恰有一个成立;第3页1共12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