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释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3分)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A.农业仅赖百工B.百工亦为本业C.农工比重适当D.农工任其消长2.(3分)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316%粥71%口士族子弟口寒素子劾目小姓子弟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3.(3分)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4.(3分)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5.(3分)20世纪初某思想家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该思想家主张()第1页1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