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高考文综历史解析(精编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1.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提出了“使私不害公,馋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顾毁誉”的主张。此主张旨在()A.废除世卿世禄制B.整顿官场风气C.削弱王室的特权D.废除分封制2.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廊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4.《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法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5.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主张:“操兵之道,不独执旗走阵于场肆,而后谓之操:虽闲居坐睡嬉戏,亦操也…兵虽静处闾阁(街巷),然亦谓之操,乃真操也。”可见戚继光更强调士兵的()A.队形操练B.武艺训练C.阵法演练D.习惯养成6.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7.“抗日救国,己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发表这一宣言促进了()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