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一、选释题1(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这一时期()A.种植粟和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B.邦国林立,早期国家形成并发展C.先后出现精美玉器、青铜器和铁器D.氏族成员平等,未出现阶级分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时期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A项正确: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尚未出现铁器,排除C项: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排除D项。故选A项。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项中,由老子提出且体现朴素唯物观的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老子提出,意思是:人类的生活行为的运行是以地球物理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地球运行的法则是以这整个宇宙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宇宙运行的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道的运行是以自然而然为法则。简言之,道的运作是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体现了朴素唯物观,D项正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该主张由荀子提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第1页供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