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瓦解B.法家思想的发展C.宗法制的建立D.儒家思想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需要考生掌握分封制瓦解的时间、影响分析作答。【解答】由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可知,西周分封制下与国对称的士大夫之家拥有对领地的政治、军事、司法等各种权力,是一个政治单位,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分封制遭到破坏,打破了士大夫的宗族组织,使小家庭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基本单位,家成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故选A项法家思想强调严刑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西周己经实行宗法制,排除C项:战国和秦朝像家思想受到打击,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3分)如图是分别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乌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第1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