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福建)(解析卷)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福建)(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福建)(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5年福建高考文综历史解析(精编版)(教师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13.图7是《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图7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答案】B【解析】A说法过于绝对化,C错在“书籍”的说法,文字记载不一定是书籍,如甲骨文也属于文字记录,D与题干信息不符;“历’者,过也,传也”是指过去的事实,而“‘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意思是撰史者应该客观记载历史事实,结合两者“历史”的原意是指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故B项正确。学科网【考点定位】史观史法·历史学知识·“历史”的原意。【名师点睛】本题从角度,考察历史一词的含义。解法有二,一是明确“历史”概念的含义,二是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注意排除命题者常用的干扰方式,如A项添枝加叶(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C项以偏概全(命题者设计的题肢,常以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D项似是而非(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己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第1页1共14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