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解题的关键是“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解答】“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表明材料强调血缘关系,与宗法制有关,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宗法制,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题的关键是“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解答】“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主要是由于儒家思想吸收佛道思想,形成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第1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