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B.《老子》C.《庄子》D.《离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一一楚辞。楚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醉的表作,D项正确。《诗经》富有现实主义色彩,A项错误;《老子》、《庄子》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不能反映南方的楚文化,C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楚辞2.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科中大宛等国都属于中亚,据材料可知,张署出使西域的功绩在于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说明了张骞所获得信息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看直接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和建立西汉与西方的联系,AB错误;汉宣帝时,设置了西域都炉府,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C项无法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张悬通西域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第1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