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历史部分)一、选释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3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2.(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4题)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清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5题)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A.限制封建剥削B.解放广大农民C.保护封建剥削D.废除封建剥削4.(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6题)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①贵人御馔,尽供胡食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③喜吃胡瓜、核桃、甘薯④妇女盛行穿男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7题)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答案】A6.(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8题)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第1页1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