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历史试题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7,从中透析正帝先农坛图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文字“清雍正帝祭先农坛”表明清代最高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借此表达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因为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含义明显与题意重农思想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的影响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A.商品经济繁荣B.长途贩运发达C.区域经济发展D.抑商政策改变【答案】D独家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文字描述的是清代关东地区与上海之间的频擎圆易往来,这既花表明明清以来的长途贩运发达,也能反映出区域经济的特色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学科网以ABC三项均符合材料,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直至清末(甲午战后)统治者才被迫放弃抑商改策,显然与材料中时间特征“乾隆以后”不符。侵权必究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15.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答案】E【解析】第1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