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海南)(空白卷)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海南)(空白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海南)(空白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2年高考单科历史解析+每南卷(学生版)【总评】:2012年高考单科历史海南卷,纯文字试题,没有图文材料,选择题中材料型试题偏多,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对比等能力。非选择题部分,必答题较为基础,选答题出题范围较广。第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欢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考点定位】必修二·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常教与儒家伦理纸触【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佛道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三教合一)。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斗争。6.宋代理学家周敦顾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硕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第1页1共8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