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1.(2分)图为《岛夷志略》片段。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塘門掛四帆桑風破浪海上若云万里石塘之骨由潮里余推生逸如止長至萬蛇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考点】3孔:汉字的形成演变:3: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形成演变和书法艺术的发展。【解答】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殷商)→金文(周)→篆书(秦)→隶书(汉)→草书→楷书(魏晋)→行书。材料中的《岛夷志略》的作者是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材料中的文字记载用的是楷体,因此可直接排除A项:材料的片段显示“万里石塘,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国。俗云万里石塘,以余推之,岂止万里…屿门挂四帆,乘风破浪,海上若飞,至西…”。此片段描述了“万里石塘”,我国宋元明清四代,以“石塘“、“长沙“为名记述南海诸岛的书籍多达上百种。同时材料中提到了“屿门挂四帆乘风破浪海上若飞至西”,而“岱屿门”是今泉州的海口,从而可知泉州是当时的出海门户之一,故此时尚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综合以上信息可知,该著作的出现应早于明清不晚于宋元时期,故C正确,排除B、D。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宋元时期我国海域地第1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