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4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解析版)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号权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和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事正确的: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以及各国的改革,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故BCD项不行合材料的要求。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素秋战国时第的百家争鸣·孔子教育思想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攻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听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如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说明茶叶、桑蚕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唐宋时期经济作物的「泛种植则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故C项是正确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近代,A项是错误的:B项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材料反映的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与D项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无关。第1页|共11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