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论语·子罕》有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反映了孔子A.具有尊卑等级的观念B.拥有博爱节俭的美德C.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D.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大意是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这体现了孔子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故C项正确:材料和尊卑等级观念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博爱节俭,排除B项:D项是道家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汉书·食货志》载:“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息,故三载考绩。”这反映了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是A.德政教化的成效B.断狱决疑的能力C.博闻辩智的才情D.慎独律己的修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民三年耕,则馀一年之畜。衣食足而知荣辱,廉让生而争讼总,故三载考绩”大意是:人民勤恳耕作三年,家里才会出现剩余,人民丰衣足食后就会知晓荣誉和耻辱,这就会减少犯罪和争讼现象,因此对官员的考核要三年一次,由材料可以看出,人民是否知晓荣辱、犯罪现象的多少是对官员考核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德政教化对官员考核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对官员的考核主要依据该官员治下的犯罪多少和人民是否知晓荣辱,BCD三项均和材料这一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项。【点睛】3.《旧唐书》载,贞观年修五代史,移史馆于禁中。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事毕日停。贞观己后,多以宰相监修国史,遂成故事也。天宝己后,他官兼领史职者,谓之史馆修撰,初入为直馆也。这些措施旨在A.无为而治,道法自然B.鉴往知来,文以化成C.礼法并施,三教合一D.体恤百姓,休养生息【答案】B第1页」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