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湖南)(解析卷)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湖南)(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21年高考历史试卷(湖南)(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周颂》西周初年颂天《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人性论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排除A:对天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天道观的衰落,排除B:成熟的说法不能体现,材料也没有涉及到人性论,排除Do2.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第1页|共15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