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1.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项正确: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经济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后期,世家大族崛起,注重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强调门第,其本质是为了追求政治上的垄断,维护自己的政治利益,B项正确:修家谱并未涉及道德修养,排除A项:辨别大小宗不是实质,排除C项: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与经济特权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3.唐朝要求弘文馆生、崇文馆生研习经史须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科举考试须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吏部将“言辞辩正”作为铨选四项标准之一。这些规定有利于A.文化交流B.扩大选官基础C.澄清吏治D.推动方言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用官方正音‘读文精熟’”、“使用官方颁布的韵书”、“将‘言辞辩正第1页1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