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套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考点】33:儒家思想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以德行仁者王”。【解答】“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利”与“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不符,故A错误;B是道家的思想,排除:“以德行仁者王”体现了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故C正确: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孟子的思想,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2.(4分)南宋年初“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第1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