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轮通关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方位精讲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试读已结束,还剩8页,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
精讲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轮通关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方位精讲课件(新教材新高考)-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精讲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轮通关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方位精讲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积分
免费资源
THE EN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梳理回扣1.2种肺炎链球菌一S型菌:有多糖类荚膜、有毒、菌落光滑R型菌:无多糖类荚膜、无毒、菌落粗糙“光S有毒,粗R双无”2.①噬菌体的化学组成:DNA、蛋白质,蛋白质和DNA的特有元素?P45右侧相关信息②噬菌体结构?寄主细胞?合成蛋白质和DNA的模板、原料、场所、能量分别由谁提供?P45第一段3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4.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一实验设计思路(共同之处):考填空将DNA、蛋白质等物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其作用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读P45第二段(可分为4步)(两组均为实验组)(1)如何标记噬菌体?先分别用含35S、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分别用含35S、32P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注意:a.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不能用35S和32P标记同一噬菌体,必须分两组对比实验c.不能标记CHON这些DNA和蛋白质的共有元素(2)短时间保温的目的?让噬菌体适当增殖。(3)搅拌的目的?(4)离心的目的?(5)异常现象分析:搅拌不充分的结果?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的结果?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理由一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P46最后一段7.DNA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RNA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如:H7N9)、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新冠病毒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本细节P42问题探讨1: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烟草花叶1.能够自我复制病毒、HIV)的遗传物质是RNA一绝大2.具有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总结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后得出的结论。不是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通过实验验证,而是统计分析数据得到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且遗传给后代的P46:1.选材一细菌和病毒:(1)个体很小,结构简单,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2)繁殖快2.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思路:设法单独研究DNA和蛋白质各自的效应。(1)每个实验组特异性去除一种物质,利用减法原理;(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3.技术手段:艾弗里:细菌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等。赫尔希:噬菌体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等。一、对DNA的认识核酸种类DNARNA元素组成C、H、O、N、P化学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T、G、C)磷酸、核糖、含氮碱基(A、U、G、C)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拟核、质粒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核酸功能储存、传递遗传信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一RNA病毒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储存遗传信息一mRNA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一tRNA构成核糖体一rRNA具有催化作用一酶注意: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2.DNA的初步水解产物与彻底水解产物分别是什么?脱氧核苷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ATGC)3.形成核酸的过程:是核苷酸的脱水缩合过程4.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中DNA相同,NA不完全相同,原因是什么?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核酸分子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1.关于肺炎链球菌:注射类型菌落表面多糖类的荚膜致病性(1)R型、S型细菌的特点?R型细菌粗糙无无致病性S型细菌光滑有有致病性R型活细菌存活(2)S型活细菌的致病性与它的什么结构有关?S型细菌的多糖荚膜是否能直接致病?P43小字注射000组织8S型多糖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包围的一层胶状物②S型活细菌死亡0活细菌质,S型细菌的多糖类荚膜能够使S型细菌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生活并大量繁殖而导致小鼠患病死亡注射(3)加热使细菌致死但DNA有活性的原因是什么?③蛋白质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在80100℃的温度S型活细菌加热杀死存活范围内,蛋白质变性失活,DNA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至室温加热杀死后,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无法恢复。④-注射S型活细菌再思考:S型活细菌组织①加热为什么可以杀死S型菌?加热致死的$型细菌为什么没in死亡分析朴R型活细菌有致病性?R型活细菌②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为什么还具有转化功能?是S型的DNA使小鼠死亡吗?三、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2.分析实验过程得出结论:R型活细菌无致病性,(1)实验①、②对照组,说明S型活细菌有致病性注射(2)实验②、③对照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无致病性R型活细菌存活(3)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转000组织。S型(4)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化因子,使R型转化为S型S型活细菌分析°活细菌3.进一步思考:注射(1)该实验最重要的一步是?加热杀死的$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加热杀死存活(2)所有的R型活细菌都能被转化为S型活细菌吗?加热杀死0008鹏-/转化效率低,只有少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④注射组织S型活细菌(3)为什么S型活细菌是由R型活细菌转化而来而非基因突变产生?S型活细菌死亡分析MR型活细菌R型活细菌S型菌有SI、SⅡ、SⅢ等不同类型,它们分别是RI、RⅡ、RⅢ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对小鼠均有致死效应,其区别主要是转化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格里菲思实验用的是SⅢ和♪Ⅲ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