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上海)(解析卷)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上海)(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上海)(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第I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一1C-12N一140-16Na一23P-31S-32C1-35.5K-39Br-80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低碳生活的核心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食物加工过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A:目前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节约用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能体现,排除B:本地食物能减少运输消耗、当季食物能减少贮存的能量消耗,能体现,排除C:薪柴为燃料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不能体现低碳思想,符合要求。易错警示: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理解“低碳”的含义,而造成错误选择。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地球气候异常表现的越来越显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故此在生产生活中要尽可能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H:Cl:O: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0,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的表示、化学键、物质的构成等知识点。次氯酸的电子式为:H:日:点:,A错: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不存在分子,B错:S是16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C对: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了最外层的1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错。第1页|共16页技巧点拨:在分析电子排布式的对错时,可以首先写出相应的电子排布式一一对照,得出答案:也可以依次验证电子数目的正误、填充顺序的正误、填充电子数的正误进行判断。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CH3H3CCH3A.1,3,4-三甲苯CH3H3C-C-CIBCH32-甲基-2-氯丙烷CH3-CH2-CH-OHC.CH32-甲基-1-丙醇CH3-CH-CCHD.CH2-甲基-3-丁炔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知识。有机物命名时,应遵循数值和最小原则,故应命名为:1,2,4-三甲苯,A错:有机物命名时,编号的只有C原子,故应命名为:1-甲基1-丙醇,C错:炔类物质命名时,应从离三键近的一端编号,故应命名为:3-甲基-1-丁炔,D错。知识归纳: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①是命名要符合“一长、一近、一多、一小”,也就是主链最长,编号起点离支链最近,支链数目要多,支链位置号码之和最小:②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③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有机物不导电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SO,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大多数的有机物不导电,但聚乙炔塑料就能导电,A错: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B对:二氧化硫可做食品和干果的防腐剂,C对:O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D对。易错警示:有机物是一类特殊的有机物,在理解其性质注意描述中的一般指的是大多数的有机物,在理解时绝对话极易造成错误理解。比如有机物都不导电、有机物都不是电解质等。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酸酐一定是氧化物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28'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晶体的构造和分子的构型等知识点。酸酐中大多数是氧化物,但是醋酸酐(C4H603)就不是氧化物,A错: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其晶体中只存第2页1共16页在分子间作用力,不存在化学键,B错:正四面体分子中,白磷分子的键角是60,D错。易混辨析:在化学学习中,有些化学概念极易混淆,比如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就不完全相同: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而含氧化合物只要组成中有氧元素即可,像醋酸酐是含氧化合物就不是氧化物。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C0÷澄活的饱和-苯盼的食盐水溶液国水浓疏酸的稀释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比较氯化氢气体的吸收除去氯气中氯化氢ABCD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知识。分析所给操作,ABC均正确:但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时,选取饱和食盐水可以达到目的,但是气体进入洗气瓶时应该是长进短出,否则气体会将洗气瓶中的食盐水赶出来,D错。知识归纳: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往往含有水蒸气和氯化氢的杂质,除去水蒸气一般选用浓硫酸,除去氯化氢一般选用饱和食盐水,在装置连接时一定要注意洗气瓶中长进短出。7.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0所含分子数均为N,B.1.7gH20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C.1 mol Na20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mol任何微粒中含有的微粒数,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1,A错:H20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故其1.7g的物质的量为0.05mo1,其每个分子中含有的电子为18个,则其1.7g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9mol,数目为0.9NA,B对:Na202固体中,含有的是Na+和022-两种离子,1mol固体中含有3mol离子,故其中的离子总数为:4NA,C错:戊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故其2.24L不是0.1mo1,D错。易错警示:进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的主要考查点有:①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②物质的组成:③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等,在解题时要抓住其中的易错点,准确解答。8.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C.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D.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中的物质制备和物质提纯知识。制取金属镁时,由于镁的活泼性很强,故一般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取,A对:制取甲烷时,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第3页1共16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