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广东)(解析卷)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广东)(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0年高考化学试卷(广东)(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0年广东省高考化学试卷多考答未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24分)1.(4分)(2010广东)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t、Ag、PO43-、CB.Fe3、Ht、I、HCO3C.K+、Na、NO3、MnO4°D.AI3+、Mg2+、S042-、C032-【分析】根据离子能否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否相互促进水解来分析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解答】解:A、因Ag、C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则该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因Fe#、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计、HCO;~能发生相互促进水解的反应,H、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因该组离子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相互促进水解,则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因A3+、CO32-能互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或HCO3离子气体,Mg2+、CO3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能否相互促进水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只要熟悉常见离子的性质即可解答。2.(4分)(2010广东)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CH4中含4NA个C-H键B.lmol.L-NaCli溶液含有NA个NaC.1 mol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个NA个NO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LCO2中含有NA个C02分子【分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则先计算物质的物质的量再结合有关物质状态、物质结构、电子转移数目、电离、水解的等知识点就可以顺利解决此题.【解答】解:A、依据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甲烷分子中有四个碳氢键,且=”,168,一1M 16g/molmol,N=nNA=NA,故A对:B、未给体积直接利用溶液的浓度代替指定物质的物质的量,故B错:C、根据电子守恒计算,1 moICu失2mole-,HNO3还原为NO,只生成moINO,因此不应产生NA个NO分子,故C错:D、忽视了22.4 L/mol的使用条件,注意该题是常温常压,22.4LC02不是1mol,故D错:故选:A【点评】涉及阿伏加德罗常数考点中常出现审题误区,忽视外界条件的限制,如:清楚外界条件,才能准确推断制定物质的物质的量.看到常温常压,就认为无法确定某物质的物质的量,不清楚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个数等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3.(4分)(2010广东)在298K、100kPa时,已知:2H20(g)=2H2(g)+02(g)△H1第1页1共10页H2 (g)+Cl2 (g)=2HCI (g)AH2C2(g)+2H0(g)-4HC1(g)+02(g)△H3则△H3与△H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2△H2B.△H=△H1+△H2C.△H3=△H1-2△H2D.△H=△H1-△H2【分析】根据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2Cl2(g)+2H0(g)=4HC1(g)+O2(g)可由另两个反应加和得到,则由盖斯定律可知,△H3应为另两个反应反应热的加和.【解答】解:①2H20(g)=2H2(g)+O2(g)△H1:②H2(g)+C2(g)=2HCI(g)△H2:③2C2(g)+2H20(g)=4HCl(g)+02(g)△H3:则反应③=①+2×②,由盖斯定律可知,△H3=△H1+2△H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来计算反应热的关系,明确化学反应的关系,在加和反应时等号同侧的相加,当乘以一个系数时反应热也要乘以这个系数来解答即可】4.(4分)(2010广东)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丙戊A.原子半径:丙<丁<戊B.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C.金属性:甲>丙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分析】根据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比较原子半径、碱性、金属性等问题,【解答】解:A、丙、丁、戊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则有丙>丁>戊,故A错误:B、丙、丁、戊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之间减弱,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则有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故B正确:C、甲、丙在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故甲<丙,故C错误D、甲、乙在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则有甲<乙,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把握比较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5.(4分)(2010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分析】乙烯含有不饱和键,能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米酒变酸就由于醇中的羟基被氧化为羧基,涉及到了氧化反应:所谓高第2页|共10页分子化合物,是指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乙烷是饱和烃,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A错: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故B错:C、酒精生成酸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正确: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则油脂皂化不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反应,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学习中要准确把握,注意积累,易错点为高分子化合物的认识.6.(4分)(2010广东)HA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molL1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 (Na)>c (A-)>c (H+)>c (OH-)B.c (Na+)>c (OH-)>c (A-)>c (H+)C.c (Na)+c (OH-)=c (A-)+c (H+)D.c (Na)+c (H+)=c (A-)+c (OH-)【分析】根据HA为一元弱酸,则在0.1molL-1NaA溶液中利用盐类水解及电荷守恒来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关系.【解答】解:A、因HA为一元弱酸,则NaA溶液中A+H20=HA+OH,即溶液显碱性,则c(OH~)>c(H+),故A错误:B、由溶液中A·+H20=HA+OH,则c(OH)>c(H),但水解的程度很弱,则c(A)>c(OH)>c(H),故B错误:C、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则c(Na)+c(H)=C(A·)+C(OH),故C错误:D、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则c(Na)+c(H)=c(A·)+c(OH~),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的关系,正确利用水解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溶液中水解的程度及利用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即可.二双项选释思:本大题共2小愿,每小愿6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