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海南)(解析卷)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海南)(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海南)(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图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试卷总评】纵观2012年海南化学卷,其延续了2011年海南卷的特点,保持了试卷的稳定性,又略有所改变,给考生的感觉是试题面目很熟悉,但又容易忽视题目设置的误区,造成误答。总体来看全卷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的基础上,有综合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想,全卷突出了实验知识的考查,很好的体现了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实验考查中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安全,也与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进行了融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C135.5Zn65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答案】:D【解析】:在大气污染物中主要是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C0、NO和SO,不包括CO,A错;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通常的降水由于空气中,由于二氧化碳在其中的溶解pH也小于7,B错;导致酸雨的主要是NO或so2,C02不会导致酸雨,C错;C0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D对。【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社会知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答案】:A【解析】: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A对:小苏打是指碳酸氢钠,B错: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C错:植物油主要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错。【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常识知识。3.下列各组中,每种电解质溶液电解时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的是A.HCl、CuCl2、Ba(OHDhB.NaOH、CuSO4、H2SO4第1页|共12页C.NaOH、H2SOa、Ba(OH2D.NaBr、HSO4、Ba(OH2【答案】:C【解析】:根据我们所学的电解原理,电解CC,时阳极析出氯气,阴极析出铜,A排除;电解CuSO,时阴极析出桐,排除B:电解NaBr时,阳极析出溴单质,D排除。【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电解基本原理知识,解答时要抓住电解时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答案】:D【解析】:银镜就是单质银形成的,其不能溶于氨水,一般用稀硝酸除去,A错硅酸钠能将玻璃瓶和瓶塞粘结在一起,B错蒸干三氯化铁溶液时由于F3+水解,最终得到的是氧化铁,得不到FεCl3晶体C错:锌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铜锌可以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D对。【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与化学实验有关的知识。5.分子式为C1H4的单取代芳烃,其可能的结构有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C【解析】:分子式为C1oH14的单取代芳烃,除去苯环外其单取代基则为丁基,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丁基有4种异构体:CH:CHCH:CH一CH:CH2CHCH、(CH:)CHCH一、(CH:)CCH3,故异构体有4种。【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结合苯环上职代基的知识,考查了丁基的结构。6.将0.195g锌粉加入到20.0mL的0.100molL1MO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原产物可能是A.M B.M2+C.M+D.MO2【答案】:B【解析】:根据我们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一定存在得失电子守恒。设反应后X元素的化合价为x,参加反应的MO2*的物质的量为0.002mol,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为0.003mol,故存在:(5-x)×0.002=0.003×2,解得x=2,故选B【考点定位】此题以氧化还原知识为载体,考查了化学计算知识。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密闭容器中加入I.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分子数为NAB.一定条件下,2.3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C.1.0L的0.1 mol-L-INa2S溶液中含有的S2离子数为0.1NAD.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分子数为NA【答案】:B第2页|共12页【解析】: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氮气和氢气不能完全转化为氨气,A错: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故其不论生成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都失去0.1mol电子,B对:硫化钠电离出的S2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水解,故不到0.1mol,,C错:CCl4在常温下为液态,其不符合气体摩尔体积,D错。【考点定位】此题结合可逆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水解和物质的状态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8.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A.BaC2和NHaSO4B.AgNO3和NHCIC.FeCl3和NaHCOD.KC和Na,CO3【答案】:AC【解析】:硫酸铵和氯化钡混合加热时会释放氨气,加水溶解会生成硫酸钡沉淀,A符合;氯化铵受热能放出氨气,但生成的盐酸AgC1不溶于盐酸,B排除,碳酸氢钠受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生成的F(OH):可溶于盐酸,C符合;氯化钾和碳酸钠混合溶于水不生成沉淀,D排除。【考点定位】此题以实验现象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HH:N:H BrA.NHBr的电子式:HB.S2的结构示意图:C.乙酸的分子式:CH;COOHD.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CI【答案】:BD【解析】:书写电子式时,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数且用中括号,A错:硫原子的电子层排布为:2、8、6,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B对:乙酸的分子式为C:H,O,选项中给出的是其结构简式,C错;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含有18个中子的气质量数为35,D对。【考点定位】此题从电子式、原子结构、分子式等角度考查了化学用语知识。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B.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答案】:C【解析】:生铁中含有能导电的碳,两者可以作为原电池的两极,加快铁的腐蚀,A对:铁和锡作为原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