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四川)(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2年高考四川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精析word版教师版)【总评】:本套试题是四川最后一套旧人教版文综历史题,但也包含了不少新课标理念。试题总体难度偏大,经济史比例最重(两个非选择题全考查经济史),图文材料及跨科综合方法运用都较多。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c【解析】AB两项是贵族制、等级制,D项是元代以来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只有C项以考式选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隔唐的制度革新。(新课标)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的强化之选官制度变化.文艺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回答13一14题。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图5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这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的(说唱),除③:东汉说唱俑是陶塑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对当时成都人的直观感受,故选①②④.【考点定位】(旧人教)高三选修·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文化。(新课标)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文化·中国古代的雕塑、舞蹈、音乐。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第1页|共11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