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折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考点】Y4:史料的重要作用.【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解答】“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表明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正确: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夏商更替的主因材料未涉及,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史料即是与历史密切相关的材料,它是人类在以往长期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2,(4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考点】28:古代赋税制度.【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第1页|共16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