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解析卷)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22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22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A.良渚文化的传承B.红山文化的传承C.龙山文化的传承D.巴蜀文化的传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并结合所学可知,鬻、觚等陶质酒器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在中原地区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体现出龙山文化的传承,C项正确: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距今5300-4000年左右,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南部至东北西部一带,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巴蜀文化是指四川省、重庆市的文化,它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滇黔夜郎、昆明夷等文化的辐射,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武帝时期,“以均输调盐铁助赋”,国家财政收人增加:但武帝常年对外用兵,还前后巡游二十余次,仅一次巡游“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主要是由于()A.朝廷过度干预经济B.国家经济资源枯竭C.盐铁官营不合时宜D.只重开源未能节流【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虽然汉武帝通过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等措施增加了财政收入,但这一时期由于对外用兵和汉武帝的巡游,依然造成了财政问题,说明汉武帝时期注重了开源,但并没有重视节流,D项正确:国家财政没有根本好转的原因是不重视节流,而不是朝廷过度干预经济和经济资源枯竭,排除AB项:就当时的情况来说,盐铁官营并不算是不合时宜,排除C项。故选D项。3.北宋以紫色为尊贵颜色,宋太宗曾下诏禁止民间服紫,然“冒法者众”。当时的人们以“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愈厌而好新,月异而岁殊”为荣。这种好新求奇的风尚主要得益于宋代()第1页」共13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