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解析版套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考点】24: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下的土地是不允许买卖的,但是裘卫购买井田制下的土地,体现的是井田制的松动,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世袭制度无关,B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确立的,C选项排除。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D选项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准确把握。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考点】1B: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关键信息“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解答】根据材料“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初分封刘姓诸侯,后出现地方诸侯难制,形成割据威胁中央统治的局面,故C项正确。第1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