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4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如图)一触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仲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东风”指()赤壁之此标广国图例测州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2.(4分)《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3.(4分)《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人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4分)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受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海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第1页1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