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安徽)(解析卷)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安徽)(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2年高考化学试卷(安徽)(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化学【试卷总评】1、试题紧扣2012年安微高考《考试说明》,化学试题秉承往年的命题传统,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第13题、25题等体现《考试说明》上内容与要求的变化,如质量数、核磁共振氢谱等:体现样题的变化,如13题与样题例6(新增加的内容)相近,试题结构、试题难度与往年非常相近。第!卷试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离子共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反应热、电化学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等。第川卷注重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分别针对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元素化合物、有机框图推断、化学实验、工艺流程进行重点考查。2、注重对基础特别是对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的考查,考点均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注重实验细节,强调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方案的设计,实验分量加重(10题、27题、28题)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较广。3、试题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迁移能力(26题)、计算能力(27题、28题)、正向逆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体现了化学学科特点,符合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3、试题结合了社会热点、生活生产实际,科技新成果,有时代气息如7、26、27、28题等,试卷整体以中档试题为主,试卷总体难度约0.69左右。7.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z+H2储氢HCOONa+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释氢A.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储氢过程中,NaHCO3被氧化D.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20放出2.24L的H27、【答案1B【解析】: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要么放热、要么吸热,A项错误,N与HCO、HCO0与Na均形成离子键,根HC0、HCO0中含有共价键,B项正确:储氢过程中H,被氧化为HzQ,NaHCO:被还原为HCOONa,C项错误:D项设有说明气体所处的状态,错误,若是标准状况下,则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8.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0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第1页1共11页A.K+、Na、C-、NO3B.Kt、Na+、Br-、Si032-C.Ht、Fe2+、S02-、cl2D.K+、Ag、NH·H20、NO38、【答案】A【解析】B项,因SiO十CO2十H,0=H2SiO↓十CC,故通入C02后SiO不能大量存在;C项Cl将Fe2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g与NH"H,O反应生成AgQH或AgNH2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A项通入C0:后还反应,仍能大量共存,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络合反应等知识。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0zg+2C0(g)号靴都2C0,lg*S0△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02的转化率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9、【答案】D【解析】。由于硫为液态,因此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达平衡前容器内压强逐渐变小,分离出硫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无影响,即A、B错误,根据平衡移动原理知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S0:的转化率降低,C错误: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催化剂无关,故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及反应速率的影响,考查平衡常数的知识及平衡的移动。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容器(非玻璃容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玻璃容器A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用pH=1的盐酸配置100mL,pH=2的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盐酸用溴水、淀粉一K溶液比较Br2与2的C氧化性强弱试管、胶头滴管用NH,CI固体和Ca(OH)2固体备并D收集NH3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10、【答案】C【解析】分液漏斗和烧杯组合常用于分液操作,而乙酸乙酯和乙醇互溶,因此二者的分离不可采用分液的方法,而应采取蒸馏的方法(需用到蒸馏烧瓶、冷凝管、尾接管等玻璃仪器),第2页|共11页A错误;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本题可将p州=1的溶液加水稀释至1000L即可,可用量筒或酸式滴定管等仪器完城B错误,C项用试管、胶头滴管即可实现实验目的,即看到溶液呈蓝色即阿说明B:的氧化性此2强,正确:,制备、收集NH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大试管、酒精灯、导管、集气瓶,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中学化学常见实验的操作及仪器的选择。11.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现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K:直流电源石婴含酚酞的饱和食盐水通电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什+2d==Cl2↑+H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2+2e-=2C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11、【答案】D【解析】断开K2,闭合K时,装置为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表明石墨为阳极,铜为阴极,(若铜为阳极,则铜溶解,反应为2Cr+2州:0电H:↑+20H+C6↑,因此石墨电极处产生Cl2,在铜电极处产生H2,附近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使c(O>cH,溶液变红,(两极产生的气体收集在装置中可作断开K、闭合K时的反应的物质)故A、B两项均错误;断开K1、闭合K时,为原电池反应,铜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H2一2十20H==2H20,而石墨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十2e=2c,故C项错误,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是对书本知识的改编,考查原电池及电解池工作原理,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己知25℃时①HF(aq+0H-(aq)=F-(aq+H00△H=一67.7KJmo12H+(aq)+OH-(aq)=H2O(l)△H=-57.3Kmo1在20mL0.1mo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0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H+(aq)+F-(aq)AH=+10.4KJ-mol-1第3页|共11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