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对H20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A.H:CI:8oB.26M3D.H【考点】41: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D6:水的电离.【专题】51G: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依据水的电离是一电离平衡,根据影响因素来进行判断,影响因素有温度、酸、碱、盐等,加热促进电离:加酸、加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解答】解:A、微粒表示的是酸水溶液中抑制水的电离,故A不符合:B、离子符号表示的是三价铁离子,水溶液中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B不符合:C、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氯离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故C符合:D、结构式表示的是醋酸根离子,水溶液中能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根据微粒的几种表示式来判断微粒的性质,确认对水的电离的影响.2.(6分)1mol过氧化钠与2mo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02 Na2CO3C.NaOH Na2CO3D.Na202 NaOH Na3CO3【考点】GF:钠的重要化合物.第1页|共18页【专题】526: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发生2 NaHCO3=Na2C03+C02个+H20,与过氧化钠可能发生2Na2O2+2H20=4NaOH+02,2Na2O2+2C02=2Na2C03+02,结合物质的物质的量解答。【解答】解:根据反应式:2NaHC03=Na2C03+C02个+H20,2Na202+2H20=4NaOH+02,2Na202+2C02=2Na2C03+02:根据计量关系,可知2molNaHC03生成C02和H20各1mol,Na202只有1mol,故其恰好和C02反应生成Na2C03和O2,气体排出后,只剩余Na2C0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相关的化学反应,对于这类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题目,首先必须牢牢把握住物质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反应,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应该“了如指掌”,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阴离子都只有还原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可能不存在共价键【考点】A6: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GR: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51D:化学键与晶体结构:527: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根据活泼金属和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来回答判断:B、阴离子并不一定都具有还原性,如氢氧根离子性质稳定,有的阴离子具有氧化性: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氨基酸、碳酸氢盐等: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但是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解答】解:A、活泼金属钠和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先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第2页|共18页和氢气,金属钠不会和盐之间直接反应,故A错误:B、阴离子并不一定都具有还原性,有的阴离子具有氧化性,如次氯酸根离子,故B错误: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氨基酸、碳酸氢盐等,故C错误:D、分子晶体中都存在范德华力,但是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所以分子晶体中可能不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涉及元素以及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等方面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4.(6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①KOH、Na2SOa、AICl3②NaHCO3、Ba(OH)2、H2SO4③HCl、NaAIO2、NaHSO4④Ca(OH)2、Na2C03BaCl2: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PS: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①Na2SOa与其它两种物质均不反应,KOH与AICl3互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②Ba(OH)2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均生成沉淀,先判断出Ba(OH)2,Ba(OH)2与一物质生成沉淀后,用其沉淀与另一种物质反应,若有气体放出,原沉淀为碳酸钡,所加的物质为硫酸:若无气体放出,则原沉淀为硫酸钡:③NaAlO2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④Na2C03与其它两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解答】解:①Na2S0,与其它两种物质均不反应,KOH与AIC互滴,一是先生成沉淀后溶解,一是沉淀立即消失,之后沉淀不再消失,现象不同,可以鉴第3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