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0是大气污染物之一2.(6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3.(6分)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4.(6分)分子式为CHgC1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5.(6分)Mg-AgCI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个6,(6分)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第1页1共8页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03、BaC03D.Na2C03、CuS047.(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由MgC2溶液制备无水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MgCl2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A.AB.BC.CD.D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8.(14分)联氨(又称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氮的化合价为(2)实验室中可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氨反应制备联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①202(g)+N2(g)一N204(I)△H1②N2(g)+2H2(g)一N2H4(I)△H2③02(g)+2H2(g)一2H20(g)△H3④2N2H4(I)+N204(I)一3N2(g)+4H20(g)△H4=-1048.9kJmo-1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联氨和N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4)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5)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第2页1共8页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kg:与使用Na2S0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9.(14分)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CN)等。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302(g)-一CHN(g)+3H20(g)△H=-515mol1②C3H6(g)+02(g)一C3H,0(g)+H20(g)△H=-353 kJ.mol-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2)图(a)为丙烯腈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60℃.低于460℃时,丙烯腈的产率(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判断理由是;高于460℃时,丙烯腈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双选,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B.平衡常数变大C.副反应增多D.反应活化能增大(3)丙烯腈和丙烯醛的产率与n(氨)n(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n(氨)/n(丙烯)约为理由是。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0.8f0.8丙烯腈0.6H0.6丙烯腈0.4H0.40.20.2丙醛0.3504004505005500.00.40.60.81.01.2t℃(氨)/(丙烯)图(a)图(b)10.(15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第3页1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