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I)考答来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6分)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考点】2H: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EB:氨的化学性质:EM: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55:化学计算.【分析】A.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通入饱和NaCI溶液中,由于NaHCO;溶解度小于Na2CO3,故NaHCO3在溶液中析出:B.浓盐酸易挥发,与NH3结合生成NH4CI固体:C.补碘常在食盐中加入KIO固体而不是高碘酸:D.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比例为1:2:3.【解答】解:A.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I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NH3+CO2+HO=NH4HCO3;NH4HCO3 +NaCl=-NH4Cl+NaHCO,l,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故有NaHCO3的晶体析出,故A正确:B.浓盐酸易挥发,与NH3结合生成NH4CI固体小颗粒,为白烟,故B正确:C.碘是人体必需元素,补碘常在食盐中加入IO,固体而不是高碘酸,高碘酸为强酸性,具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故C错误:D.制备黑火药的原料为S、KNO3、C,三者比例为1:2:3,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均为最基本的化常识,题目难度不大.第1页|共24页2.(6分)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OH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oH1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考点】HD: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534: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由结构可知分子式,分子中含碳碳双键、~OH,结合烯烃、醇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由结构可知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H18O,故A正确:B.含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B错误:C.含碳碳双键、-OH,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OH可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烯烃、醇的性质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3.(6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考点】D6:水的电离第2页|共24页【专题】51H: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根据答案选项可知W、X、Y、Z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W2、X、Y、Z2,又知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可推出W为O,X为Na,Y为Al,Z为S.【解答】解:根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及各选项可以推出,W为O2、X为Na°、Y为A13、Z为S2,AI3和S2均能发生水解,水解打破了水的电离平衡:O2不能在水溶液存在,而Na不水解,故正确的是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命题结构简单,切入点新颖,考查了离子化合价与其离子电荷的关系,难度中等.4.(6分)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1+3Ag2S一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I【考点】BH: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511:电化学专题.【分析】铝、银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铝作负极,银作正极,负极上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银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银器放在铝制容器中,由于铝的活泼性大于银,故铝为负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Al-3e=A3“,银为正极,银表面的Ag2S得电子,析出单质银,电极反应式为Ag2S+2e-+2H2O=2Ag+2OH~+H2S↑,所以银器质量减小,故A错误:B.银作正极,正极上Ag2S得电子作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生成单质银,故B第3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