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化学试卷(天津)(解析卷)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1年高考化学试卷(天津)(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1年高考化学试卷(天津)(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1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考答案与试题解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化学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应用正确的是()A.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C.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D.天然药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考点】F7: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IC:乙烯的用途:KF: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KG: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专题】55:化学计算.【分析】A、从乙烯的性质和应用角度分析:B、从加入大量添加剂是否对人体有害分析:C、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分析:D、从天然药物是否有毒分析.【解答】解:A、乙烯是水果的催熟剂,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则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故A正确:B、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故B错:C、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只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因此使用无磷洗衣粉,不可能彻底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故C错:D、天然药物有的本身就有很大的毒性,不可食用,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食品添加剂、环境保护及治理等知识,题目但不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2.(6分)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W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第1页1共15页【考点】33:同位素及其应用:73: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74: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8℉: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同一周期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同一主族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单质的熔沸点来解答,【解答】解:A、因铯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A错: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B对:C、第V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在减弱,则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C错D、第VIA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明确常见主族元素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就可能做错,但难度不大,3.(6分)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①滴加BaC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042-②滴加氯水和CC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原溶液中有I·色③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应K④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石蕊试纸置于试管A.①B.②C.③D.④【考点】DG: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①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滴加BaC2溶液,都成生成白色沉淀:②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而显紫色③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钠离子、无钾离子:④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纸不变蓝,说明原溶液中无铵根离子。第2页1共15页【解答】解:A、①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因为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滴加氯化钡溶液,都成生成白色沉淀,故A错误:B、②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色: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碘离子,故B正确:C、③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浅紫色火焰,故检验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正确操作为: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钠离子、无钾离子,故C错误:D、④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时,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硫酸根离子、碘离子、钠离子和铵根离子的检验,要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注意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4.(6分)25℃时,向10mL0.01mo/LKOH溶液中滴加0.01mol/L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7时,c(C6HO-)>c(K+)>c(H)>c(OH-)B.pH<7时,c(K+)>c(C6H5O)>c(Ht)>c(OH)C.V[C6HsOH (aq)]=10mL,c (K+)=c (C6HsO-)>c (OH-)=c (H+)D.V[C6HsOH (aq)]=20mL,c (C6HsO-)+c (C6HsOH)=2c (K)【考点】DN: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酸碱反应后溶液的PH来分析溶液中的溶质,然后利用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中电荷守恒来分析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解答】解:A、溶液的PH>7时溶质可能为苯酚钠或苯酚钾与KOH的混合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OH)>c(H),故A错误:B、溶液的PH<7时溶质为苯酚钾与苯酚的混合液,且苯酚的电离程度大于苯酚钾的水解,则c(H)>c(OH),再由电荷守恒可知c(CHO~)>c(K),故B错误:C、当苯酚溶液10mL,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苯酚钾,由苯酚根离子的水解可知c(K+)>c(C6H5O~),故C错误:D、当苯酚溶液20mL,苯酚的物质的量恰好为钾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则由物料守恒可第3页|共15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