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事考答案与试题佩析一、本卷共4小题。每小题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3题.电站远景反光板1.(4分)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考点】16: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分析】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N~35N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30N~40N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解答】解:柴达木盆地位于我国太阳能资源高值区,人口稀少,有大面积的未利用土地。所以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掌握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熟悉我国的主要地理区域,是基础知识2.(4分)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第1页共16页A.提升地表温度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C.误伤途径飞鸟D.提高作物产量【考点】48: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专题】142:地理图像材料题:35:辩证思想:421:课本知识迁移:5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太阳能光热电站工作原理是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版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解答】解:光热电站是依靠光能集聚产生的热能制造出蒸汽,推动发电机运转,强光、高热能可能会误伤途径的飞鸟。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太阳能光热电站带来的影响,获取图中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3.(4分)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于塔高的比值为P,则()A.春、秋分日P=0B.夏至日P>0C.全年日P<1D.冬至日P>1【考点】1G: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对影长的影响,当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时,P=1:当正午太阳高度角>45时,P<1:当正午太阳高度角<45时,P>1.【解答】解:A、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5°,影长小于塔高,P<1,A错误:B、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物体正午影长为0,所以夏至日P=0,B错误。C、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全年绝大部分时间>45°,P<1,但冬至日前后的几天时间内,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45°,p>1,C错误:D、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冬至日最小,为43°,所以,冬至日时,P>第2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