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地理【学科网试卷总评】2013年重庆市地理新课程高考试卷符合《重庆卷考试说明》地理学科的考查要求,实现了向新课程标准下的平稳过渡,试卷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对考生地理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地理试题不仅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地理知识、规律和原理,还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倡导要“学以致用”,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对修建拦河坝提出合理建议、对打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对地下水的负面影响提出防范措施等)。2.尽力做到对每位考生公平公正的考查虽然重庆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地理学科存在三个教材版本混用的情况,但可以看到,本套地理试题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知识考查与情景设置都兼顾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差别,让每一位考生都可以放心、公平地参加考试。3.着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1)突显“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试题所选用的素材,大多源于现实的地理问题,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首先,情景设置紧跟国际国内现实问题,如“美国巴西城市资源产出效益比较”、“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等问题,体现出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方式的关注。其次,情景设置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如“在城市中最短行车路线选择”、“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问题都选自考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地理事象。引导考生关注国际国内热点事件及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善于运用地理学相关知识米认识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2)重视对“地理问题探究能力”的考查。比如“小流域水土流失地理调查”这一问题,是以地理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展示了从收集地理信息开始、设计调查方法、最后分析调查结果的主要探究过程。试题的设置要求考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探究,对新课程地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3)关注了新课程地理学科新增的教学内容。地理信息技术知识是地理学科新课程新增的教学内容,本套试题关注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对考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识(GS)的考查,有利于促进考生对地理信息获取意识的养成。(4)考查了学生动手绘图能力。本套试题在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考查了正确填绘图形的地理技能,实现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总之,本套试题对一线教师今后的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第1页供9页本解析为学科网名师解析团队原创,授权学科网独家使用,如有盗用,依法追责!图1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1,回答1-3题。800白降水量800■海拔700700600500G500400爱300300200200100100125127129131133135东经C)图1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A.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答案】1.B2.B3.C【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和空间定位能力。根据驱中的海拔高度分布图,甲处海拔较高,降水较多,乙地海拔低,降水少,根据图中给的经纬度判断,甲地区位于小兴安岭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选B项。2.根据题干的提示,纬度为47°,纬度较高,气温低。春季容易遭受寒潮景影响,产生低温冻害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所以选B项。3.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添林覆盖率高,所以河流的含沙量低;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季风气候为主,河流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程长:东北地区春季积雪融化,能够形成春汛,夏季大气降水形成夏汛,所以春、夏讯明显。所以选C项。【学科网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气候、自然灾害和河流的水文特征。图2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2回答4-5题。第2页供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