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09年高考历史试卷(北京)(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0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48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学习历史的场所,回答1、2题。1.如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北京孔庙(见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民族和睦有多种方式。回答3、4题。3.为解决与匈奴之间的长期冲突,两汉时期中央政府作出了多种努力,其中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的是()A.张骞“凿空”B.卫青远征C.昭君出塞D.甘英出使4.下列各组史实中,能够体现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因俗而治”的是(①唐朝在东突厥故地设立都督府②明朝在西南实施“改土归流”③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制度④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第1页1共23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