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解析卷)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08年高考历史试卷(天津)(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卷(历史部分)一、选释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0分)1.(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3题)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检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答案】A【点拨】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皇权专制发展到项峰。【结束】2.(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4题)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他制定的新法是()①清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点拨】纳庸代役是唐代实行的政策,和王安石变法无关。【结束】3.(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5题)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A.限制封建剥削B.解放广大农民C.保护封建剥削D.废除封建剥削【答案】A【点拨】农民交租交息说明并没有废除封建剥削:地主减租减息说明并不是保护保护封建剥削,这么说也与中共的性质相违背。故只能是限制封建剥削。这一政策不涉及人身隶属,也不能说是解放广大农民。【结束】4.(2008年高考天津文综16题)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①贵人御馔,尽供胡食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③喜吃胡瓜、核桃、甘薯④妇女盛行穿男装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第1页1共8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