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山东)(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历史解析(精编版)(教师版)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3.《尚书·酒借》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注意对材料含义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人,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应当把人民当作镜子”,体现了作者强调统治者制定统治措施要把“民”的反映作为政策好坏的借鉴,即“当于民监”,反映的是儒家的主张。分析选项,A是墨家的主张;B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C符合题意:D是道家的思想。所以应选C。学科网【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春秋时期诸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分析与掌握,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对诸子思想特点的认识与掌握。依据所学分析选项,“兼爱尚贤”是墨家的主张:“主权在民”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以民为本”是儒家的主张,体现了题干内容“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的要求:“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主张。14.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时期的地方制度。依据所学分析选项,A明显错误,宗法体系或宗法观念在中国古代从商周时期以来长期存在并占有重要的地位,B项符合题意,之所以“避亲”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置问题,故排除℃项,题干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并没有强调完善监察制度,故排除D项。所以应选B。【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宋时期的地方管理【名师点睛】本题从古代地方管理的角度设计题目,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区分地方管理与地方监察的不同及其联系。本题考查的是为防止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联系唐宋时期在地方管理上的其他有效措施,如宋代的重用文官等,综合分析认识其意义。第1页|共15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