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广东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题眼:“家国一体考点:中国古代宗法制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答案:A.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A.井田制得以恢复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题眼: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次的使用更普遍的原因。考点:均田制与“庄园”的关系一一土地兼并解析: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程度相当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答案:C1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题眼: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考点:古代皇权加强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答案:D。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题眼:“万化根源总在心。”考点:“心学”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而万物本源在于自己的心。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答案:C。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己。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题眼:“民众以为清‘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答案:B。第1页1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