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12,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外交流的见证。图7中①所示中国通往南亚、中亚的交通要冲是大月氏身潘然锡之路图7A.葱岭B.玉门关C.大宛D.安息【答案:A【解析】:从于阗往西出国境应是“葱岭”,而玉门关在阳关以北,C、D两项在国外。13.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A.甘英B.玄奘C.一行D.鉴真【客案:B【解析】:甘使出使大素(东罗马):一行主要贡献是天文历法,鉴真东波日本。14.历史学家陈真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完普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⑧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A.①②8B.①②④C.①⑧④D.②8④【答案C【解析】本题关键词是“数千载发展,在宋元到达一个新高度”,只有②项是元胡的创新,不合题意。科举制从俯朝产生,到宋朝在程序上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实行糊名法防舞弊。“文化政治”是指儒家思想作统治思想及“文人治国”,从西汉武帝以来就有这种趋势。世俗文学是指从从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宋词等。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