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套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愿,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分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及脂质合成的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答】解:A、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C、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D、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质网和细胞核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2.(6分)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第1页|共13页D、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以乳酸式无氧呼吸为例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过程的理解,难度中等。3.(6分)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中-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中-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t-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叶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分析】题意分析:H-ATPase是身兼载体和ATP酶双重角色一种特殊载体,离子通过离子泵进行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征是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影响主动运输的主要因素是载体和能量。由实验可知,蓝光可以使细胞液中的H进入细胞外液,导致溶液的pH明显降低:而Ht-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阻止细胞液中的H进入细胞外液。【解答】解:A、分析题意可知,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t-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B正确: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C错误: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其异同,要求考生识记三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能结合题干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6分)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第2页|共13页B.产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分析】水盐平衡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释放饮水←一渴觉←一大脑皮层←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个(-)1(+)重吸收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集合管【解答】解: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引起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B正确: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正确: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5.(6分)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第3页|共13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