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广东遂试题解析(精编版》【命题特点】与(12年、13年)相比,今年广东高考理综试墅选用的是5卷,试题的数量没有变化,还是6十2十4。必修1(26分)、必修2(16分)、必修3(29分)、选修(10分、实验(20分)试卷整体上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但是遗传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度较高,整体难度较去年稍低;同时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各地高考试题的重心,广东B卷也体现了思想.此外,图表题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今年的12个试题中,有9个题目属于图表题,可以看出命题人更顺可于在图表零中衫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图表题是今后高考试题的主阵地。【试题亮点】倾向于分析推理和说理描述,如27题(2)、28题(2):侧重对表格信息的获取及逻辑分析能力,如26题、29题;对实验的考查既有教材中的实验,如5题,又有实验设计题,如29题(3)。1、以下细胞结构中,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A、液泡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答案】B【解析】核糖体的组成是xRNA和蛋白质,故B正确液泡、高尔基体和溶酶体,都不含有NA,故ACD均错.【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故①正确,捕食之间存在反馈调节,即当捕食者数量增多时,被捕食者数量减少,而被捕食者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捕食者数量减少,即④正确,故D正确,降雨量的多少对土壤动物的存活率有影响,但土壤动物的存活率对降雨量没有影响,第1页|共11页故③错,同理②错。【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反馈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答案】c【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故A错: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隔离,故B错:根据题干可知,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故C正确:口器的变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错。【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答案】A【解析】醋酸杆菌酿醋时需要持续通气,即利用醋酸杆菌的有氧呼吸,不是无氧呼吸,故A错。酵母第2页|共11页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故B正确:泡菜的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故C正确: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需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故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发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并熟练记忆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504030可院社精a44院粉20胎防100102030叶何(天图2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第10天斐林试剂不显色B第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第30天苏丹Ⅲ试剂橘黄色D第40天碘液蓝色【答案】c20【解析】据图可知,第10天时,有可溶性糖,因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能出现砖红色沉淀,故A错;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化成淀粉,相应的酶存在于细胞内,催化淀粉合成的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加入双缩脲试剂后,能出现紫色反应,故B错:第30天时,脂肪的含量较高,加入苏丹III试剂后,出现橘黄色颗粒,故C正确:第40天时,淀粉的含量降低至0,因此加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故D错。【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第3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