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浙江)(6月)(解析卷)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浙江)(6月)(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5年高考生物试卷(浙江)(6月)(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5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考答案与试解析一、选择愿(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2015·浙江)下列有关艾滋病(ADS)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C.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Ⅲ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缨传播等.解答:解:A、艾滋病病毒为逆转录病毒,需逆转录酶,故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A正确:B、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错误:C、HV的遗传物质为RNA,故需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后才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错误:D、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T淋巴细胞,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降低,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股,2.(6分)(2015浙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第1页|共11页(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其细胞周期长短也不相同,A错误: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不完全相同,所以G1、S、G2和M期长短也不同,B错误: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由于DNA合成在G2期之前的S,所以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C正确D、减数分裂前期I同源染色体配对,每对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形成四分体,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6分)(2015·浙江)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处理结果完整植株雌、雄株各占一半去部分根雄株占多数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雄株占多数A.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B.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C.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由1、2、3组处理的结果比较可知,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由1、4、5组处理结果可知,叶产生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叶片产生的赤霉素含量降低,雄株的数量减少而雌株数量增多:赤莓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单独使用时促进性别分化的效应是相互对抗的,而在混合使用时性别分化的效应是同等的.解答:解A、由1、2、3组处理的结果比较可知,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A错误:B、由1、4、5组处理结果可知,叶产生促进雄株形成的赤霉素,B错误:C、若对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叶片产生的赤霉素含量降低,雄株的数量减少而雌株数量增多,C正确:第2页|共11页D、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单独使用时促进性别分化的效应是相互对抗的,而在混合使用时性别分化的效应是同等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4.(6分)(2015浙江)血液中K溶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组成,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这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的电信号,静息时,K离子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离子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通过局部电流的方式传播到肌纤维内部,A错误: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B错误: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C正确:D、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于钾离子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K溶度急性降低,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降低,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理,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5.(6分)(2015•浙江)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考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种间关系分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遗传特征和空间特征.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3、生物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而兴起,最后,这个群落会达到一个稳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