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试卷(福建)(解析卷)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22年高考生物试卷(福建)(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22年高考生物试卷(福建)(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福建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黑藻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细胞吸水时,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B.光合作用时,在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C.有氧呼吸时,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D.细胞分裂时,会发生核膜的消失和重建【答案】C【解析】【分析】黑藻属于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大液泡,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可进行渗透吸水等活动。【详解】A、黑藻有大液泡,当叶片细胞吸水时,水分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A正确:B、黑藻是真核细胞,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将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合成ATP,B正确:C、有氧呼吸时,在线粒体基质发生的第二阶段能产生CO2,C错误:D、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会周期性的发生核膜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D正确。故选C。2.科研人员在2003年完成了大部分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2022年宣布测完剩余的8%序列。这些序列富含高度重复序列,且多位于端粒区和着丝点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人类基因组可以确定基因的位置和表达量B.人类基因组中一定含有可转录但不翻译的基因C.着丝点区的突变可能影响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分离D.人类基因组测序全部完成有助于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详解】A、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通常是最终翻译为蛋白质,通过人类基因组测序可确定基因的位置,但不能知道表达量,A错误:B、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出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翻译蛋白质的过程,真核生物的基因编码区都能够转录,但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其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是外显子,分布在外显子之间的多个只转录但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是内含子,故人类基因组中一定含有可转录但不翻译的基因,B正第1页」共17页确:C、着丝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可分离为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着丝点区的突变可能影响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分离,C正确:D、细胞的衰老与基因有关,人类基因组测序全部完成有助于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D正确。故选A。3.我国科研人员在航天器微重力环境下对多能干细胞的分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与正常重力相比,多能干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分化为功能健全的心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微重力环境下多能干细胞和心肌细胞具有相同的细跑周期B.微重力环境下进行人体细胞的体外培养需定期更换培养液C.多能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D.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微重力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心肌细胞己经高度分化,不能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B、进行细胞的体外培养需定期更换培养液,避免代谢废物对细胞的毒害作用,B正确:C、分化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多能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C正确:D、由题意可知,多能干细胞在微重力环境下能加速分化,所以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微重力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影响,D正确。故选A。4.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膜上的ACE2蛋白结合后侵染人体细胞。病毒的S基因易发生突变,而ORF1ab和N基因相对保守。奥密克戎变异株S基因多个位点发生突变,传染性增强,加强免疫接种可以降低重症发生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ORF1a/b和N基因同时作为核酸检测靶标,比仅用S基因作靶标检测的准确率更高B.灭活疫苗可诱导产生的抗体种类,比根据S蛋白设计的mRNA疫苗产生的抗体种类多C.变异株突变若发生在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可导致相应抗体药物对变异株效力的下降D.变异株S基因的突变减弱了S蛋白与ACE2蛋白的结合能力,有利于病毒感染细胞第2页共17页【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从题干信息可知:“ORF1b和N基因相对保守”,同时作为核酸检测靶标,比仅用容易发生突变的S基因作靶标检测的准确率更高,A正确:B、灭活疫苗可诱导产生抗S蛋白抗体等多种抗体,而根据S蛋白设计的mRNA疫苗只诱导产生抗S蛋白抗体,B正确:C、变异株突变若发生在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则相应抗体药物难以与之结合发挥作用,进而导致抗体药物对变异株效力的下降,C正确:D、从题干信息可知“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与细胞膜上的ACE2蛋白结合后侵染人体细胞。”,而变异株S基因的突变减弱了S蛋白与ACE2蛋白的结合能力,不有利于病毒感染细胞,D错误。故选D。5.高浓度NHNO3会毒害野生型拟南芥幼苗,诱导幼苗根毛畸形分叉。为研究高浓度NHNO3下乙烯和生长素(IAA)在调节拟南芥幼苗根毛发育中的相互作用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图。30☐NH4NO:叉25☑NH4NO:+ACC20☐NH4NO3+IAA毛比率10%)野生型甲注:甲是蛋白M缺失的IAA不敏感型突变体,乙是蛋白N缺失的IAA不敏感型突变体:ACC是乙烯合成的前体:分叉根毛比率=分叉根毛数/总根毛数×10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自变量是不同类型的拟南芥突变体、乙烯或IAAB.实验结果表明,IAA对根毛分叉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C.高浓度NHNO3下,外源IAA对甲的根系保护效果比乙的好第3页」共17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