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空白卷)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空白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空白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给(ji)子毛坯(pi)强劲(jing)人心惶(huang)惶B.山崖(ya)霎(sha)时掳掠(1e)沁人心脾(pi)C.馄饨(tun)不屑(xiè)嫉(ji)妒令人咋(zha)舌D.神甫(fǔ)订(ding)正烙(lao)印摄人心魂(hi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笔法闲熟,感情真挚。文章如流水账,缺乏细腻的描写。融感情于琐碎的细节中不作直接抒情,情却自然溢出。(摘自作文评语)B、贷款金额为叁拾肆万元,月底结算。暂收定金伍佰元,余额货到验收合格后十日内付清。(摘自单据合同)C、我们都是虫,可我是萤火虫。苦难是化了装的幸福。不是忙到脚不沾地,是忙到脚没空儿粘地。(摘自教室板报)D、一期售罄,二期将出,敬请期待。领衔浙江,独占整头。创意至上,虚位以待,欢迎报名。(摘自招牌广告)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竹叶和阳光彼此恋慕所闪出的光,使人坠入了无我境地:口令不闪光,竹叶自身或浅黄、或翠绿的色彩,不也令人陶醉吗?B、老校区遗留着一中旧时的氛围,参天的古木,平滑的石道,随处可见的老旧建筑..一切浓重得无需装饰就可做电影的背景。C、日常交往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D、班长在征文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大家都夸她是才女,她却求全责备,谦虚地说年级里水平比她高的同学有很多,自己的文章还存在很多不足。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B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第1页|共8页C最近,国家发改委下调了青霉素、罗红霉素等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D由于核废料衰变缓慢,所以一旦发生地质变动,或者因建筑,地铁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核废料泄露事件,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5.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B.文白相济,见真求新。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D.白话为本,力求立体。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7.请看以下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9可报长分1nmm8是I行可小a身“间”“问件不为段高时?”(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2分)第2页|共8页(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日本这次大灾难让所有人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现代人看上去很强大,他能建核电站,能建规模很大、功率很高的水电站,因为他有许多关于这方面的科技知识,但仅仅这些知识对人类的存在就是真理吗?显然不是,只有当这种技术的后果呈现在人类面前,被人类充分意识到,人类才看到自然向我们敞开的完整真理,黑格尔说:“真理是整体的”就有这个意思。“改造自然”是科技文明的一个基本观念,但它却蕴含着摧毁我们生存根基的各种危机。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人类适应与协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改造自然”的本质是人要以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为目标,让自然服从自己,而不是在天地间不可逆转的规律之内,争取人与自然的共济。结果,人类强行向自然索取的地盘全部都被自然以诸如洪水、海啸等各种方式抢回去了。每每谈到这点,我都要对中国先人曾经的睿智心生敬意。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创造的都江堰四六分水的治水法,直到今天都令人叹为观止。它是一个体现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规则。堰意味着对水的因势利导,在达到人的引水目的同时,并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而坝则意味着对水的强硬抗衡,对水流方向的强力阻過,是人与自然的迎面撞击。哲学家指出,这才是现代技术的本质。但从哲学角度看,对我们生存性命攸关的根本自由是我们对真理开放的自由,行动的自由乃是后发于它的。如果我们看不清我们的真实处境,我们的思想还被各种偏见、流行的概念所蒙蔽,那行动对我们造成的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往往也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知识的局限所造成的视野的偏狭,也许,退后一步,放弃(至少是暂时放弃)那种疯狂的自我表现,包括由此而生的扭曲行为,倾听自然,还事物以本来面目,存在的真理就可能向我们敞开。其实,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许多我们在思想上尚未做好准备的变革。以遗传工程为例,难道我们已经想好我们打算排列出何种遗传基因组合吗?我们完全可以掌握遗传工程的手段,但并没有产生出把这种手段用于造福人类最高利益的人的智慧。哲学家在这里是想提醒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技术性思维外,我们还必须进行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以洞察到我们真实的存在,明了这项新技术对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的核灾难是自然向人类的又一次敞开:人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8.下列不属于“对真理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的原因的一项是A.我们往往不能摆脱怪癖的意志、扭曲的心理所造成的视野的狭隘。B.洪水、海啸等诸多自然灾害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然是不可改造的。C科技飞速发展,但人类并不清楚怎样对已主宰人类的技术施加影响。D.真理是整体的,而我们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常常存在局限。9下列各项中,最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项是A.人类应顺从自然。B,真理是整体的。C.人类应与自然共济。D,使真理向人类敲开。10联系全文,指出最后一段画线句中“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的具体内涵。(3分)第3页|共8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