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解析卷)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考答来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分)下列词语,字形与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jin)独辟蹊(x)径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ao)向隅(yú)而泣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帷幄(wò)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心ù)虫湮(yin)没无闻【考点】19:词语(熟语)使用.【分析】本题将字音和字形合并考查,降低了选择的难度.字音与字形正误的判断,要把词义的因素考虑进去,所谓“音形义”相结合.【解答】A项“与日剧增"中“剧”应为“俱”:C项,“滥摊子"中“滥"应为"烂”,“卷帙"中“帙"读zh:D项,"信笔涂鸭”中“鸭"应为“鸦”,“湮没无闻"中“湮”应读yan。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在复习中要细心积累同音异义词2.(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第1页|共22页【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分析】本题在语病设置上难度不大,语病所涉及类型均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之内.【解答】B项,属于成分残缺,“对于”可以删掉,这样主语“园博园”就明确了:C项,属于成分赘余和结构混乱。“原因”与“由于”表意重复赘余:其次,“由于”与“所致”并用造成结构混乱,应为“由所致”。本句可改为“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或…需求高涨,主要是由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D项,属于成分残缺。“加大"的中心语没有出现,残缺宾语中心词“力度”,应为“加大…查处力度。”故选:A。【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3.(3分)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形成的。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A.原形处置融化B.原型处治融化C.原型处置熔化D.原形处治熔化【考点】18:成语:19:词语(熟语)使用.【分析】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第2页|共22页供词语的词义、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区别,必须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解答】“原型”是指文学创作中所依据的生活原始模型:“原形”是指拆穿伪装后的本来面目,句中“作家塑造的人物”应选“原型”:“处治”指处分,惩治:“处置”①表示处理,②指发落、惩治,句中出现了交通事故需要处理,应选“处置”:“融化”专指冰化成水,而其他的固态化成液态为“熔化”,保险丝是固体,所以应选“熔化”。故选:C。【点评】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辨析词语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4.(3分)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④如果长时间出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A.④①②③B.②③①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考点】26:排列句子顺序,【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解答】仔细研读②的内容就可判定这一句是对某件事或现象表明看法的句子,第3页|共22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