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挥恶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光滑玻璃棒左边绕有一线圈,右边套有一金属圆环。圆环初始时静止。将图中开关$由断开状态拨至连接状态,电路接通的瞬间,可观察到()S?NA.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左运动B.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右运动C.拨至M端时圆环向左运动,拨至N端时向右运动D.拨至M端时圆环向右运动,拨至N端时向左运动2.(6分)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己知甲的质量为1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W(m/s)6.04.02.00.0-2.0A.3JB.4JC.5JD.6J3.(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己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A.RKgBRPKgRQgRPgQD.OK4.(6分)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第1页1共8页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B.若α=70°,则B等于()甲A.45B.55C.60°D.705.(6分)真空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两个半径分别为a和3a的同轴圆柱面,磁场的方向与圆柱轴线平行,其横截面如图所示。一速率为V的电子从圆心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己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忽略重力。为使该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图中实线圆围成的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为()×3必A.3mB.mvC.3myD.3mv2aeae4ae5ae6.(6分)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He+2?Al→X+1n.X会衰变成原子核Y,衰变方程为X→Y+0e.则()213A,X的质量数与Y的质量数相等B.X的电荷数比Y的电荷数少1C.X的电荷数比2?A1的电荷数多213D.X的质量数与2?Al的质量数相等137.(6分)在图(a)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R2、R3均为固定电阻,R2=102,R3=202,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己知电阻R2中电流2随时间t变化的正弦曲线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页1共8页i/A3(102s)图(a)图(b)A.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B.电压表的示数为100VC.电流表的示数为1.0AD.变压器传输的电功率为15.0W8.(6分)如图,∠M是锐角三角形PMN最大的内角,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固定在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A,沿MN边,从M点到N点,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增大B.沿MN边,从M点到N点,电势先增大后减小C.正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比其在N点的电势能大D.将正电荷从M点移动到N点,电场力所做的总功为负二、非选择题:共62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9.(6分)某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调整木板的倾角平衡摩擦阻力后,挂上钩码,钩码下落,带动小车运动并打出纸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及相关数据如图(b)所示。己知打出图(b)中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图(b)给出的数据中可以得到,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ms,打出P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p=ms。(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若要验证动能定理,除了需测量钩码的质量和小车的质量外,还需要从图(b)给出的数据中求得的物理量为第3页1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