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2024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016Na23Mg24A127Si28P31S32C135.5K39Ca40Fe56Cu64Br80Ag108I127Ba137选择题部分一、选释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按物质组成分类,K网(S02·120属于A.酸B.碱C.盐D.混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KA1(SOh12H0是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是由金属阳离子K+、A+和酸根阴离子SO2组成的复盐:答案选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1(O田3呈两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Na2O2能与CO2反应产生O2,可作供氧剂C.FeO有还原性,能被氧化成FeO,D.H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第1页供28页【答案】A【解析】【详解】A.A(OH3呈两性,不溶于水,但可以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因此其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A不正确:B.NaO2能与CO2反应产生O2,该反应能安全发生且不生成有毒气体,故N,O2可作供氧剂,B正确:C.FeO有还原性,其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2,用适当的氧化剂可以将其氧化成更高价态的FO4,C正确:D.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HNO3见光易分解,故其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C02的电子式:0:C0B.Cl2中共价键的电子云图:cC.NH3的空间填充模型: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XC【答案】A【解析】【详解】A.CO2的电子式:Q:C:Q,故A错误:B.C2中的共价键是由2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未成对电子的3p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共价键电子云图为:c,故B正确:C.NH的中心原子N形成3个σ键和1个孤电子对,为sp杂化,NH为三角锥形,空间填充模型:8b故C正确:D.3,3二甲基戊烷的主链上有5个C,3号碳上连接有2个甲基,键线式为:XC,故D正确:故选A。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页供28页铜丝Ca(OH浓硫酸HINH.CI浸NaOH溶液的棉团品红溶液①③A.装置①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B.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D.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答案】C【解析】【详解】A.铜与浓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u十2HSO,(浓)=CuSO,十2H,0+SO,个,可用装置①制取,气态产物为SO2,可利用SO2的漂白性进行检验,故A正确:B.图②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故B正确:C.NH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C错误:D.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进行分离混合物,装置④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故D正确:故选C。5.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延长保质期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金属活泼性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炼金属,大部分金属(主要是中等活泼的金属)的治炼是通过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完成的,即热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CO、H2等,A项正确:高温B.煤的气化是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发生的反应为C+HO(g)三CO+H2,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第3页供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