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7.碳酸亚乙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O3B.分子中含6个0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0,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A.配制0.10mo/LB.除去C0中的CO2C.苯萃取碘水中的2D.记录滴定终点NaOH溶液分出水层后的操作读数为12.20mLC0(002)接干燥装哥NaOH溶液,含12的苯洛液NaOH(s)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B.e(OH田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D.S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10.下列有关NaCI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H、NH*、SO2、Br可以大量共存B.该溶液中,Ag*、K+、NO、CH:CHO可以大量共存第1页|共5页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S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O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 molCI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g)+O(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作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c。二G户c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12.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CI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及现象结论Y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反应中有NH产生B收集产生的气体并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反应中有H2产生C收集气体的同时测得溶液的pH为8.6弱碱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D将光亮的镁条放入pH为8.6的NaHCO3溶液中,有弱碱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气泡产生13.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和NH3H20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未加盐酸时:c(OH-)>cNa+FcNH3HO)第2页|共5页B.加入10mL盐酸时:c(NH+)+cH+)=c(OH-)C.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cNa+)D.加入20mL盐酸时:c(CI-)=cNH+)+cNa+)25.(14分)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3)用”或“<”填空:原子半径电负性熔点沸点Al SiNO金刚石晶体硅SiHa(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餐量电范收容79图t图2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1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溶液中的H向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26.(15分)四苯基乙烯(TFE)及其衍生物具有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省略):试制YC.H(1)A的名称是:试剂Y为。(2)BC的反应类型为: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3)E→F的化学方程式是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