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微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OH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CO2→+HO。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HOOHA.分子式为CH6NO3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C.属于共价化合物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A、根据三聚胺的结构简式可知和碳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知,其分子式为C:H:NO:,A错误;B、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学键是非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学键是极性键,该分子中没有非极性键,全部是极性键,B错误;C、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因此三聚氰胶是共价化合物,C正确: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中,D不正确,答案爱信C。【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与$T$、基本概念、物质结构,涉及分子式、化学键、化合物以及中和反应判断等,意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以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8..下列有关Fe(SO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K+、Fe2+、CHOH、Br-可以大量共存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2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2-+Ba2++3OH-=Fe(OH3↓+BaSO4↓D.1L0.1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答案】D【解析】A、铁离子和苯酚发生显色反应,二者不能大置共存,A不正确:B、电荷不守恒,应该是2F+2I=2Fe2+12,B错误;C、不符合配比关系,正确的是2Fe+3S0:2+3Ba2+60H=2F(OH):↓+3BaS0:↓,C错误;D、锌的金属性强于铁,足量锌与硫酸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Zn十2Fe3=3Zn2*+2Fe,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与足量乙n反应生成0.2mo:铁,质量为0.2mo1×56gmo1=11.2g,D正确,答案选D.【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粒子共存、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断以及有关化学计算,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与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易错点是选项C。第1页|共11页9.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日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0.1000mol/L盐酸【答案】B【解析】A、溴能溶解在苯中,不能使用分液漏斗分液,二者的漂点相差大,可以使用蒸馏,A错误;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蔗糖中没有醛基,可以使用醛基的鉴别方法,即可以通过银镜反应来鉴别,B正确:C、硝酸是氧化性酸,金属与硝酸反应不能制取氢气,应该用稀硫酸,C错误,D、中和滴定实验的关键点之一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所给的试剂中缺少酸碱指示,不能实现,D错误,答案选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实验原理、基本操作等,涉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有机物鉴别、氢气制备以及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测定,该题能较好的体现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的熟悉掌握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亡N2O,(g)+O2(g),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B0个g1.022N0,g)+0.0.40,8+0,(e)3时回店时间反应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应速率为: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达平衡时,仅改变x,v(NO2)=0.2mol-L-1正向移动则x为c(O)【答案】A【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减小,A正确,B、速率单位错误,该为molL1s,B错误;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只能改变反应速率,C错误:D、通入氧气,增六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NO,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答案选A.【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涉及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单位、催化剂以及第2页|共11页浓度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侧重考查图像分析,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意在考查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NaS溶液:cNa+)>cHS-Pc(OH-PcH2S)B.NaC2Oa溶液中:c(OH-=℃H++c(HC2O-)+2cH2C2O】C.NaCO3溶液:c(Na+)+c(H+)=2c(CO32-Hc(OH-)D.CH 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COO-Hc(CH3COOH+2c(C)【答案】B【解析】A、硫化钠溶于水,硫离子水解,溶液显减性,且主要是以硫离子的第一步水解为主。又因为水还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因此氢氧根的浓度大于硫氢相高子,即cNa)>c(OH)>cHS>c(HS),A错误;B、根据质子守恒可知,B正确;C、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以该是cQa)+c(H)=2c(C0:2)+c(HCO:)+c(OH),即阴离子还缺少碳酸氢根,C错误,D、报暑物料守恒可知:cNa)+2c(Ca2=c(CH:COO)+c(CH:COOH+c(C,D不正确,答索选B.【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电解质溶液,涉及盐类水解,三大守恒关系的应用,是高考中的热点题型和高频点,侧重对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答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1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规律结论A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夕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NH3沸点低于PH3增大而升高ZnS沉淀中滴加CuSO,溶液可以得到CuSD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沉淀【答案】D【解析】A、盐酸的制备不一定通过复分解反应完诚,也可以使用氧化还原的原理来制取,如HC0光照分解生成HC1,A错误,B、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结论错误,应该用不同浓度盐酸或稀硫酸,B不正确,C、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高于PH,C错误;D、根据溶解平衡可知,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硫化铜比硫化铸更滩溶,因此ZS沉淀中滴加CuSO:溶液可以得到CS沉淀,第3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