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解析卷)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该文档为免费文档,您可直接下载完整版进行阅读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解析卷)-初高中资料试题文库
2017年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解析卷)
此内容为免费资源,请登录后查看
0
免费资源
THE END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Ⅲ)事考答来与试想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u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考点】F7: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56:化学应用.【分析】A.PM2.5是直径等于或小于2.5um的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使用:C.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解答】解: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um的悬浮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B正确:C.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仍然生成二氧化碳,即燃煤中加入C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C错误:D.天然气(CNG)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这些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这两类燃料是清洁燃料,故D正确:第1页|共21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明确相关物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环境保护与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题目难度不大。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考点】HD: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534: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植物油含有不饱和烃基,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都为高分子化合物,二者的分子式不同:C.环己烷与苯与高锰酸钾都不反应:D.溴苯和苯都不溶于水,【解答】解:A.植物油氢化过程为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过程,由不饱和烃基变为饱和烃基,故A正确:B.淀粉和纤维素都为高分子化合物,聚合度介于较大范围之间,没有具体的值,则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环己烷为饱和烃,苯性质稳定,二者与高锰酸钾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C错误;D.溴苯和苯混溶,且二者都不溶于水,不能用水分离,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易错点为B,注意把握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难度不大,3.(6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是()目的操作第2页|共21页A取20.00mL盐酸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用试管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0配制浓度为0.010称取KMn04固体0.158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mol/L的KMno4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溶液A.AB.BC.CD.D【考点】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酸式滴定管刻度以下部分还有盐酸:B.碘易溶于酒精,且酒精可与水混溶:C.湿润pH试纸,溶液浓度发生变化:D.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解答】解:A.50mL酸式滴定管,50mL以下没有刻度,可容纳盐酸,则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体积大于20mL,故A错误:B,碘易溶于酒精,可使试管内壁的碘除去,且酒精可与水混溶,用水冲洗可达到洗涤的目的,故B正确:C.湿润pH试纸,溶液浓度发生变化,导致测定结果偏低,故C错误:D.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且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仪器的使用、洗涤、pH的测定以及溶液的配制等操作,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中等,4.(6分)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页|共21页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