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事考答来与试想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1.(4分)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D.气温变率增大【考点】2B: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B:气候的类型与分布,【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解答】解:“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表明下垫面发生变化,建设用地即比热容变小,升温快,降温亦快,温差变大。故选:D。【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人类活动对气候也有影响.2.(4分)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考点】61: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专题】141:情境文字材料题:34:可持续发展思想:422:地理知识生活化:第1页1共15页52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解答】解:花基、菜基等附加值更高,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难度较小,需要结合材料分析.3.(4分)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考点】96: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专题】112:原因类简答题;33:分析与综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2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解答】解: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故选:A。【点评】分析时主要结合材料“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指出了转变的主要原因即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产业发展方向的变化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如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一5题.第2页|共15页